疫情实录 | 结婚生子碰上疫情,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突然爆发的疫情,让这座城市仿佛被按下了暂停键,时间的脚步也放慢了下来。这一次,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新南京人,看看他们在这次疫情中是度过的。


新手妈妈抗疫第一步,囤货!


安徽人小月在南京工作生活已有7年,消息灵通的她在7月20日晚上就知道了疫情的消息,第一时间囤米囤菜囤婴儿用品。毕竟“家中有粮,心里不慌”。


事实上,小月还是个新手妈妈,疫情发生时,她还在坐月子。“22号第一次做核酸检测,当时还在月子里,第一次出门就是做核酸。本来想出月子,打扮一下出门吃顿好的,结果就下楼测了核酸。”小月的感叹之中带着几分无奈。



对小月来说,疫情给她们一家带来了许多的不便。“26号本该宝宝满月体检和打预防针,结果社区医院通知门诊关了,直到现在还没收到消息。我自己也有产后42天体检要做,医院门诊也关了,做不成。产后康复治疗也没法去店里。宝宝剃胎发,约好了去不了,又取消了。”



这些计划不能如期进行,怎么办?


“宝宝预防针推迟些,医院说没有关系,但体检具有阶段性,还是应该按时比较好,像我42天产后检查,需要做一些身体评估,如果不好,要及时治疗。”小月现在能做的也只有等,等疫情过去,一切恢复正常,“我前天打电话问了,门诊还是关的。好在如今每周还有产康治疗上门服务。”


早在2020年春节,小月的婚礼就曾被疫情而打乱,只得从简举行。如今,生完孩子,还没出月子又赶上了疫情。小月感叹:“实在是点背。坐月子加上疫情影响,我现在比我们家狗更想出门。”


如今对小月来说,目前最担心的还是家人的安危。“老公每天往返桥北和雨花,比较担心,毕竟有宝宝了!听说这次疫情有8个月大的婴儿确诊。”


“几次核酸检测,除了一开始有点忙乱外,后面几次安排都是井井有条,医务人员和志愿者们都很辛苦。他们对于孕妇和刚生完孩子的宝妈都很照顾,不排队就能测。”小月称,“这么多年住在南京,已经习惯了排队zhan鸭子的烟火气味。等疫情结束,一起去zan个鸭子吧!”


为黄码“转绿”而努力的打工人


8年前,川妹子兰姐只身来到南京!多年打拼,她在溧水买了房,组建家庭,两年前还新添了可爱的孩子。


7月20日深夜,哄睡孩子后,禄口疫情的消息已经满天飞!航班停飞,涉及人员被隔离!此时人们尚未意识到,这次来势汹汹的是史上最强德尔塔病毒!


7月21日官方连下三道文件,公布了7例确诊和2例感染,要求全员核酸!“想着禄口离溧水有一段距离,相对安全!没想到首批公布的确诊里,就有溧水一例,在石湫街道。”


随后地铁部分停运,地铁S1号线机场到南站部分停运,S7、S9号线部分站台封闭,跳站运行。相当于溧水按下暂停键!“以前每天上班都是坐地铁,S7号线换乘S1号线!现在地铁停了,上班出行确实不方便,但想想禄口疫情,直通机场的S1号线其实挺不安全。”


真正让她慌了的是,苏康码突然黄了!“我也没去机场,怎么就黄了呢?后来猜测可能是因为坐地铁路过禄口机场,被大数据‘黄’了”。


“黄码居家办公,身边的绿码们都很羡慕。”兰姐说,其实大家都一样,黄码为转绿而努力,绿码为生活而奋斗。


“疫情离我们最近的时候,是隔壁小区有确诊,被封了。然后我们小区也出现关联病例,封了一栋楼。那几天连家门都不敢出。”做了3次核酸,都是阴性,兰姐一家人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兰姐就是购物狂,就爱“买买买”,如今回想过来,居家那个礼拜过得挺充实的。多出来的时间都可以拿来陪家人,特别是陪孩子,和他一起搭积木、看动画片,给他讲睡前故事,再多的不开心都被治愈了。


几天前,兰姐的苏康码终于转绿了!在社区开了一份证明后,如今可以开车往返于溧水和江宁之间,正常上下班了。


今日,南京新增1例确诊,这两天出院的共13例,疫情逐渐向好。同时让她心忧的是,老家四川成都的疫情!“希望老家的亲人们都能保重,疫情退散!”


这是她们的故事,你的呢?欢迎和我们分享。




*为保护个人隐私,以上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