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感染楼为中心,建设一座小型“应急医院”,在南京市溧水区人民医院疫情防控会议上,院领导一锤定音,溧水区人民医院发热门诊改扩建工程迅即启动。
面对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时间、材料、人员等种种问题被项目负责人张立平压成了一句斩钉截铁的话“一定到位”。功能分区、线路设置、人员调配、流程再造等诸多问题被医院疫情防控副组长陶孝玲副院长压缩成了三个字“没问题!”
8月3日晚开工,8月5日完工交付,发热门诊改扩建项目耗时48小时,占地500平方米,配备预检分诊处、挂号收费处、安保室、药房、核酸检测等候区、独立的留观患者输液室、卫生间等功能区,连同原来8号感染楼的发热门诊诊区,实现了发热患者全闭环管理,仿佛一座小型“应急医院”。
随着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南京市溧水区中医院成为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康复医院。溧水区人民医院全面接受了中医院的住院患者和透析患者。溧水区人民医院成为南京市疫情防控的“定点医院”,承担着疫情期间南京南部地区隔离、封控小区所有高风险患者的诊疗任务。
原来的发热门诊面积较小,分区不够合理,无法满足大量发热或高危患者的就医需求和防控要求。该院立即启动发热门诊改扩建工程,计划2-3日内完成。
医院委派院助张立平牵头,基建办副主任李康配合,中建安装公司承担建设任务。现场设计,同步施工,夜以继日,在疫情和高温的双重压力下,克服工期紧张、场地狭小、条件艰苦等诸多困难,调集100多名工程人员,终于在8月5日中午顺利完工交付使用。改扩建后的发热门诊占地500平方米,能同时容纳200多名患者就诊,大大提高了发热门诊的就诊能力。
“应急医院”由一栋感染楼、一排候诊室、5间联排独立房间、一个核酸报告等候大厅构成。感染楼一楼设置发热诊室4间,配备检验、移动B超机、移动DR、移动心电图等设备,用于不同类别的发热患者和高危患者就诊;诊室对面就是候诊区4间,其中妇女、儿童专门候诊区2间;新建联排5间用于预检分诊、挂号收费处、药房和安保。改建的核酸检测报告等候区占地面积近200平方米,配备开水间、自助取报告机、自助售货机、卫生间等设施。其中附加设立的6间独立观察、输液室用于发热患者、高危患者的留观和输液用。诊区所有房间配备空调、消杀用品、自助挂号、自助取报告等设施。科学化布局、人性化设置的小型“应急医院”让患者不出诊区就能完成全套闭环管理,做到了人性化与科学化的完美结合。
“我们很多措施除了考虑防疫要求,也尽量人性化,照顾患者的各类需求,比如增加了母婴候诊区,孕产妇儿童候诊区,还有接驳车往返于发热门诊和方舱CT之间,为腿脚不方便的患者提供便利。”陶孝玲说。通讯员 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