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者:南京市第一医院护士 张曼迪
我的家乡正是这次疫情的暴发地——禄口。7月26日下午,我接到了支援南京市公卫中心的报名通知。身为一名护士,更作为一名禄口人,我没有丝毫犹豫地报名了。次日上午,我便踏上了去往南京“小汤山”的抗疫之路。
我管的患者中有一位80多岁的奶奶。可能由于各种心理因素,从入院至今,奶奶已经好几天没有胃口好好吃饭了。见奶奶的食欲没有好转,今天医生便给她开了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那岂不是要给她打留置针?”我心里这样想着。然后看了看自己的一身行头——防护服、隔离衣、防护面罩、双层手套。说实话,我的内心是忐忑的。给奶奶扎上止血戴以后,我戴着双层手套的手没有了之前的手感,没办法用触摸确定穿刺的位置,只能依靠并不清晰的视觉来确认穿刺位置。还好,穿刺成功,当看到回血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成功了,我也放下心来。穿刺成功以后,需要贴膜固定,我只能请一旁的李雅婷老师协助,因为我没有办法保证贴膜不粘在自己的手上。有空时,我也会和奶奶说说话,给她打打气。希望奶奶能够早日康复,早日回到家人身边。
四个多小时的工作结束后,我们每个人的衣服都早已被汗水浸湿,脸上也被口罩和帽子勒出了深深的红印,但我们听不到一句埋怨的话语,回荡在耳边的只有大家的相互鼓励。
通讯员 章琛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戚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