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工资是如何计算的?”“我是不是为平均工资拖后腿了……”2020年江苏省平均工资突破了10万元,发布后引起了关注,部分网友调侃自己工资“被平均了”。平均工资究竟是什么,又是如何计算的,平均工资破10万元可信吗?记者邀请到江苏省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处周季瑶老师,为我们解疑答惑。
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是指单位全部从业人员在报告期内,通常指一个年度内平均每人所得的工资额,包含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工资性津贴补贴、其他工资这4个方面内容。值得关注的是,我们所统计的工资总额是税前工资,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基金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缴纳部分,以及房费、水电费等。
虽然调查对象类型有所不同,但两者都统一通过统计联网直报平台进行登录报送数据,报送数据的方法以及最终数据测算口径是相同的。
周季瑶:从业人员平均工资的计算公式为:从业人员工资总额除以从业人员平均人数。从业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其他从业人员。从业人员工资总额是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而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是单位在报告期内平均拥有的从业人员数,年度平均人数按单位实际月平均人数计算得到,不得用期末人数替代。
周季瑶: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平均工资数据,不能盲目地将自己工资收入与平均工资数据进行比较。因为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是有差异的,比如我们熟悉的金融业和信息服务业,2020年非私营平均工资超过了16万元。
因此我们建议要结合自己所在的地区、所从事的行业以及所处的岗位,和细分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进行合理比较。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平均工资数据也是社会保障水平、工伤赔偿、国家赔偿等标准的主要依据,因此平均工资数据是一项重要的统计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