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价上涨已持续近一个月,至今未现拐点。菜价何时会降?是市民们最关心的问题。根据我市有关部门分析研判,随着南方蔬菜陆续批量上市,本地菜也将接茬顶上,预计11月中下旬,菜价将逐步回落趋稳。
“蔬菜供应是够的,就是价格确实涨了不少。”众彩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蔬菜价格上涨主要受前期北方多地持续降雨以及季节交替等综合因素影响,市场并未出现哄抬物价、扰乱经营秩序现象发生。
记者注意到,此轮菜价上涨周期,以鲜嫩叶类蔬菜涨幅最为明显,而洋葱、土豆、冬瓜、南瓜、菌类及姜蒜等耐储品种价格基本保持稳定,有不少市民暂时选择这些品种作为替代。
本地菜是全市蔬菜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像青菜、菜秧、菊叶、茼蒿等,都是南京人爱吃、常吃的叶子菜。10月中旬,南京及周边地区气温骤降,本地蔬菜的生长和采收受到很大影响。家里常吃的蔬菜不断涨价,让市民对菜价上涨的感知更加真切、敏感。
大青菜4元一斤、菜秧3.5元一斤、茼蒿7.5元一斤……11月1日,记者在科巷菜场探访时发现,同前两周相比,南京本地产的菜秧、大青菜等叶子菜价格已有明显回落。一位摊主表示,到大市场批发进货时,发现菜秧、青菜的供应量明显足了,主要原因是新一茬地头菜已经长成上市。“前段时间,菜秧卖到8块一斤,从上周末开始回落到3.5元左右,价格降了,生意也变好了。”
众彩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工作人员介绍,蔬菜生产周期相对较短,像叶菜类一般半个月到一个月就能上市,只要供应量上来了,菜价就会下降。
进入冬季供应期,南京市场的蔬菜供应地将由北向南转移,海南、云南等南方产区的蔬菜将陆续上市,填补“北菜”受灾减产造成的供应缺口。
市农业农村局蔬菜园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11月中旬以后,南方蔬菜将逐渐进入批量上市阶段,地产秋冬蔬菜即将进入成熟期,预计蔬菜流通量和供应量会显著提升,价格也将平稳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