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创变综合开发项目—江北新区变电站与城市经营性用地复合开发的首个案例。
为不断提高规划编制工作在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作为,主动化解城市邻避效应,实现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多赢,江北新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苏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开展了城市邻避设施复合利用规划工作,研究成果已通过专家评审。
化解城市邻避效应,指导空间合理优化布局
随着当前民众物权意识不断增强,城市开发中因“邻避效应”带来的城市问题日益突出。此次规划将邻避设施空间布局优化和城市土地复合利用相结合,以提前化解邻避矛盾、提升土地利用能效和空间品质为目标,总结形成一套具有科学落地性、广泛推广性的邻避设施空间规划导则,为精细化指引江北新区直管区未来的邻避设施复合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明确对象与模式,精准指导空间复合利用
邻避设施是服务于整个城市发展必须的、但对邻近民众具有一定心理不适或环境影响的基础设施。规划针对近年来邻避冲突和邻避事件发生的缘由剖析,预先识别包括变电站、垃圾中转站等在内的邻避设施对象,深入了解群众对该类项目的评价和建议,充分解读国内外先进资料和案例,按照“适用、经济、绿色、安全、美观”的方针,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对策,形成几种典型土地利用模式,明确复合利用兼容性指引要求,更好指导具体的开发建设工作。
提升景观与环境,制定空间设计相关要求
规划倡导邻避设施复合利用在满足专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将其作为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的重要手段。此次规划从建筑立面、景观环境以及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空间设计及管控要求,包括建筑立面应与周边空间整体设计、协调有序、反映特色,景观环境应构建资源链接、营建生态共筑和绿色共享的空间,污染防治应严格遵循相关规范标准,积极推行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
强化机制与保障,有力支撑开发实践落地
为完善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此次规划以“一个研究+一个导则”的成果形式,将研究结论和实施建议总结提炼为邻避设施空间规划管控导则,并结合江北新区已印发试行的《南京市江北新区土地复合利用实施办法》,共同为项目开发建设提供依据和支撑,促进邻避设施复合利用可落地、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