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芜申线南京段航道下坝船闸和杨家湾船闸迎来了一支船队顺利过闸。这支名为“红日拖008”的船队,是自芜申线南京段航道建成后迎来的首个船队,标志着芜申线南京段航道正式开通。
芜申线航道位于长江三角洲河网地区,全长306.7公里,其中南京段61公里。作为国家级和省级干线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芜申线航道是全国水运大动脉之一,联通了上游安徽、江西、湖北以及下游常州、无锡、苏州和浙江、上海等省份和地区的水运交通。
南京市航道事业发展中心船闸管理科副科长朱翀告诉记者,这支船队自常州溧阳入芜申线,经过芜申线南京段航道至安徽铜陵,由一大一小两艘拖船和10条驳船组成,准载11020吨,分两闸次先后通过下坝船闸和杨家湾船闸。“这支船队就像铁路上的货运火车,拖船相当于有动力的车头,驳船就是载满货物的车厢。它(船队运输)的好处就是节省运能,也相对环保。”朱翀介绍,不过,这么长的船队很难直接通过船闸,要拖船先带几艘驳船过闸后,再掉头回来拖其他驳船,因此船在经过船闸时的调度指挥很重要。
南京市航道事业发展中心相关部门从芜申线航道船闸微信服务群获悉这支船队将通过南京后,立刻与船长联系,获得船队的基本资料,并与海事部门沟通,确定船队过闸、通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下坝船闸的负责人还提前确认船队抵达引航道的时间,通过调度指挥,让船队顺利过闸。不仅如此,他们还加强和待闸船舶的沟通,确保船队和上下行待闸船舶在合理的位置交汇“错船”。
国内航道等级共分七级,比如京杭大运河属于二级航道。过去,芜申线航道属于“等外级航道”,只有部分航段可以通行百吨级船舶。如今,随着多年来的整治,航道通航等级不断提升,目前芜申线航道已经升级为三级航道,可通航千吨级的船舶,在船闸服务、航道环境整治方面也全面提升。据介绍,近年来,随着芜申线南京段航道通航条件的不断改善,内河航道通航更加安全和便捷,功能辐射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船舶选择芜申线航道,运输的货物种类也不断增多。
今年以来,南京各交通船闸总体运行情况安全平稳,芜申线航道通行条件不断改善,船舶通行总量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截至12月13日,全市4座交通船闸累计开放22790闸次,通过船舶100440艘次。南京市航道事业发展中心积极落实“放管服”政策,预计全年累计为船民减免过闸费980万元。同时积极引导船员免费安装“便捷过闸”水上ETC,办理便捷过闸业务,新装ETC船舶自始累计约2250余艘,全年ETC使用率达99.68%,ETC便捷过闸系统的高效使用在服务船民的同时,也为疫情常态化防控提供了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