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个法治园区现雏形

昨天,俯瞰南京法治园区、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江北新区人民法院、江北新区人民检察院已基本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正在进行幕墙、内装、智能化等专项施工。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孙中元 摄


  本报讯(记者 夏思宇 通讯员 金婧) 面朝珍珠河,背靠老山,在江北新区核心区内,坐落着全国首个法治园区——南京法治园区。昨日,记者来到项目现场,位于03地块的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07地块的江北新区人民法院和江北新区人民检察院主体建筑已落成,计划将于今年完工,全国首个法治园区已具雏形。


  据介绍,南京法治园区共包括03、05、07、09四个地块,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位于03地块,此外,该地块还将建设审判法庭业务用房、法官公寓及餐厅、门卫、诉服安检中心。05地块规划建设南京市海事法院、知识产权法院、环境资源法院。07地块建设江北新区人民法院、江北新区人民检察院。09地块主要承载园区法律机构、相关企业、配套设施等功能。


  园区中最先开工的03、07地块,由江北新区公建中心负责建设。“整个园区将营造舒适宜人、便捷有序、集约共享、法检一体的特色风貌区,展现端庄严肃、包容公正的中国第一座法治示范园区形象。”江北新区公建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智慧法院”建设。智能安防系统实现科学预警,线上解纷系统开启智能调解模式……进入江北新区人民法院,该项目负责人彭友佳向记者描绘未来法院的各个智能化场景。“在一楼的诉服大厅,我们还会安装智能云柜系统,有效缩短当事人与法院之间的诉讼材料送达、中转、交互流程,同时也保障了材料的安全性。”项目负责人彭友佳介绍,目前,综合布线系统已经完成,准备设备进场安装。


  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的建筑颇具古典气息,南面的八根法柱庄严肃穆,每根直径1.7米左右。“法庭外立面采用了花岗岩材料,设置了南、西、北三个入口,其中西入口靠近青龙绿带,市民们可直接从这里来到近1000平方米的诉讼服务大厅。”项目负责人张驰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