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正值小满节气 雨水增多,空气潮湿,谨防皮肤病来“凑热闹”

进入5月下旬,白天气温偏高,有时能达到30℃以上,而早晚温度则偏低,一般在十几摄氏度,温差还是比较大的。加上这个季节雨水开始增多,空气潮湿,易患皮肤病。南京市玄武区后宰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钟小宇医生提醒,这个季节应当防止皮肤病的发生,另外不要贪凉,预防“冷气病”,多吃清淡祛湿的食物,有利于大家的健康。

这个季节要严防

皮肤病发作

“最近脚气又犯了,痒得厉害,都抓破皮了!”近日,家住后宰门的居民刘师傅找到钟小宇医生,让他给看看自己的脚气。据刘师傅介绍,以前他就曾患过脚气,不过经过药物治疗以后,早就已经没有症状了。不过,这两天他感到脚开始瘙痒,忍不住就不要去抓,现在脚部不少地方的皮肤都被抓破了。

钟小宇医生介绍,5月下旬已经处于小满节气了,小满除了“农作物饱满”,还包含另外一层意思,“小满小满,江满河满。”说明从这个时候开始,雨量有了明显的增加,空气潮湿很明显,中医称之为“湿邪”。各种皮肤病,如脚气、湿疹、汗斑、湿性皮肤病、足癣等容易发生。这些皮肤病的发生与天气闷热和潮湿有很大的关系,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湿重是这个时候发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这个时节应谨防湿气上身,注意不要淋雨,避开潮湿的环境,避免感受湿邪。如不慎被雨水淋湿,应及时抹干身体,更换衣物,并喝姜水以防感冒。

生活中

注意不要贪凉

钟小宇称,这个时节除了要注意预防皮肤疾病外,还要注意预防“冷气病”。冷气病是指由于人们久处冷气设备的环境下工作和生活时所患的一种疾病。轻者面部神经痛、下肢酸痛、乏力、头痛、腰痛、容易感冒和不同程度的胃肠病等;重者会出现皮肤病和心血管疾病。而老年人中出现的各种症状更加明显。

这个季节中午时分温度已经很高了,商场、地铁等公共场所早就已经开启了空调冷气,大家由于每天多次出入这种冷气环境,人体多次经受冷适应的条件反射,促使交感神经对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无形中给心脏增加了负担。因此,体内消耗的能量多、血液循环加快、汗出亦多。因此,这个时候一定不要贪凉,谨防冷气病的发生。

平时怎么来预防“冷气病”呢?钟小宇称,这个时候室内外的温差不宜太大,以不超过5℃为好。室内温度不少于25℃。而由于现在晚间温度也就在十几摄氏度,只要适当通风就很凉快,空调也没有必要打开。若实在是需要打开的话,要注意有凉意时,就要及时关闭空调。若家里有患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人,这个时候最好还是不要开空调。

养生需注意清淡饮食

保持情绪平稳

这个季节的养生需要注意什么?钟小宇称,这个时期的饮食养生应尽量不吃辛辣温燥之物,注意避免不吃生的食物,冷饮不宜过度。可以吃一点苦菜,苦菜苦中带涩,涩中带甜,新鲜爽口,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胆碱、糖类、核黄素和甘露醇等,也可以适当增加绿豆、冬瓜、丝瓜、藕、山药、鸭肉、鱼虾类等清热养胃、温补功能的食物。同时,少吃或不吃油腻厚味食物,每餐进食量不宜过大,应以少量多餐为原则。可饮决明子茶、大麦茶、菊花茶、苦丁茶、绿豆汤等饮料。

除饮食需要注意外,这个时节的养生还要注意适量的运动和保持情绪的平稳。适量运动但不宜太激烈。可多参与下棋、书法、钓鱼等怡养性情的运动,也可晨练,以散步、慢跑、打太极拳、八段锦等为宜,避免大汗淋漓,伤阴也伤阳。同时,需要调适心情,以防情绪剧烈波动后引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等心脑血管病。古人认为,夏主火,内应于心,这个季节应该特别重视对心脏的调养。西医也认为,夏日炎热会影响人们的心脏功能。天气变热,体内血流加快,心脏的负荷也相应变大,因此这个季节应平心静气,注意保持心情舒畅,重养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