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来早,奋进正当时。重大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目前,城建系统工人已陆续返岗复工。近日,记者走进过江通道、轨道建设、房建项目等重点工程现场,感受城市建设“热辣滚烫”的生产模式。
金融城二期(东区)C1主塔楼主体结构全面封顶
仙新路过江通道南引桥C3标段:
钢板叠合梁“搭积木”架桥忙
安全教育、岗前培训、施工交底、复工条件验收,在一系列细致的复工准备后,位于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沿仙新路施工的过江通道南引桥C3标段,近日完成关键线路跨路口钢板叠合梁吊装。
C3标段主线沿仙新路敷设,以桥梁形式向北依次上跨恒竞路至新港大道,在龙山纪念林处与乌龙山短隧连接,在恒竞路北侧设有上下匝道,全长2.86千米,双向6车道。施工单位中建安装南京公司项目总工谢祥宇介绍,C3标段目前引桥工程下部结构施工进入尾声,正在全力推进上部结构钢板叠合梁架设。
仙新路是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干道,随着复工复产号角的吹响,区域内车辆会大量增加,因此施工单位主动抓紧开工,在前几日完成跨仙新路与恒泰路交叉路口的钢板叠合梁吊装。
谢祥宇告诉记者,2月18日起,项目上的工人就已陆续到岗,项目部给工人上“收心”课,开展安全培训和交底,尤其近期要进行高空作业,叮嘱工人要将保护措施落实到位。由于大型构件吊装属于特种作业,驾驶员、司索、信号工等必须持证上岗,项目部逐一核实作业人员持证情况,将安全教育严格落实到个人。吊装前,项目部与交管部门配合临时封闭施工路口,布设标识标牌,隔离吊装区域,并专门安排人手进行交通疏导。
“平时仙新路、恒泰路车流量都很大,趁着这几日周边单位还没有完全复工,我们要抓紧完成吊装作业,避免过长时间占用道路,给市民出行带来不便。”谢祥宇说。
完成现场施工条件验收后,一块块重达123吨的钢梁被运送至现场,吊装指挥人员、吊车驾驶员、桥面上安装和测量人员全部就位。挂钩、起吊、调整位置,耗时半个多小时,一块钢梁稳稳地落在桥面上。
据了解,此次完成吊装的桥跨长50米,设计为5组钢梁+桥面板。C3标段引桥上部结构采用钢板叠合梁设计,全线共68跨,所有构件都在工厂按标准化生产,提前预制好,待现场施工条件具备后直接运输至桥位处安装。“若采用传统支架法现浇工艺,单跨桥梁的施工周期达三个多月,而采用装配式施工技术,上部结构施工可在两周左右完成,不但缩短施工周期,还能减少对现场道路的占用、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谢祥宇说。吊装就位的钢梁先临时固定,待整跨钢梁全部拼装就位后再进行焊接连接。后续引桥桥面贯通后将陆续开展既有仙新路的辅道改扩建施工,中建安装南京公司将全力推进本年度施工计划,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
仙新路过江通道是“十四五”期间南京重大民生项目,该项目连接起主城区与江北新区、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后,从栖霞区至江北新区,最快通行时间将由原来的50分钟缩短至10分钟。
地铁11号线TA03标六工区柳洲东路站:
3月底完成盾构接收井施工
地面上,钢筋工班组每天要加工30吨钢筋;地面下,密密麻麻的钢管“丛林”里,工人们正在搭设盘扣支架。在地铁11号线TA03标六工区柳洲东路站,目前70名管理人员、80名工人都已返岗。
施工单位中国水电八局项目经理彭再朝介绍,员工返岗后,项目部首先核查复工条件,对工人进行安全交底,对施工现场和生活区进行隐患排查,对大型设备进行自查,对喷淋系统、智慧工地系统进行“体检”,确保各项设备性能完好、可正常运行,验收完场地,方可复工。
在钢筋加工区域,一名工人站在带锯床前,将捆扎好的钢筋调整好位置,锯刀带有喷淋,一边切割一边“洒水”,能起到降温和润滑的作用,不会火花四射,也没有过多噪音和扬尘,很快将一捆钢筋两头不平整的地方切掉。随后,司索将切割好的钢筋挂在吊钩上,吊车缓缓起吊,将钢筋送至套丝机旁,一名工人将钢筋一头送至套丝机内,加工出丝头,再逐个装上套筒。据统计,钢筋班组每天要加工30吨钢筋。
柳洲东路基坑最深处达31.44米,加上周边属于长江漫滩地质,地下土质含水率较高,对维护结构施工的封闭性提出了很高要求,项目部优化工艺,地连墙采用十字钢板连接止水;面对深基坑施工这一关键点,项目部除了做好先撑后挖,还创新使用钢支撑伺服系统,确保轴力随时可监测。“随着基坑开挖的推进,支撑力也要变化。我们给钢支撑上增加一个液压系统,设定相应的轴力值,系统能自动监测到基坑的实时情况,可以自动补偿支撑力。”彭再朝说。
正在施工的柳洲东路站附近就是已经运营的地铁3号线,为了保证施工效率,又不影响周边既有构筑物,施工单位在开挖基坑时采取“两明两盖”工法,上面两层明挖,提高工作效率,到中间位置做好中板后,下面两层采用盖挖法,也就是逆作法,这种施工方法安全性能好,能保证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在对混凝土砌块进行养护时,项目部采取智能喷淋养护法,“往常对混凝土砌块的养护依赖工人的熟练度,工人靠手摸来了解砌块的温度和湿度。我们引入一个自动监测仪器,能及时有效感应混凝土砌块的温度和湿度,根据需要自动喷淋,当温度和湿度合适时,喷淋自动停止。”彭再朝说。
地铁11号线TA03标六工区柳洲东路站位于江山路与柳洲东路西南路口地块内,沿着江山路南北向敷设,柳洲东路站是地下四层岛式车站,目前已完成基坑开挖,地下负二层和负三层的中板、底板已完成,负四层的侧墙施工完成50%,今年3月底要完成盾构接收井施工。
金融城二期(东区)项目:
C1主塔楼进入装饰装修阶段
春节前,位于河西的金融城二期(东区)项目C1主塔楼主体结构全面封顶,迎来416.6米的新高度。
记者从施工单位中建四局了解到,金融城二期(东区)包括6栋单体,目前C3塔楼已完成竣工备案,C2、C4、C5、C6正在进行消防验收,为竣工备案做准备。复工后,工人主要集中在C1塔楼。“C1塔楼春节前已经完成了主体结构验收,现在正在做装饰装修、机电和幕墙工程。”项目总工郭奇说。
据了解,由于C1塔楼属于超高层建筑,在幕墙施工时,安全防护特别重要。郭奇介绍,针对幕墙施工这项超危大工程,项目部进行重点安全管控,施工过程中加强巡查,要求严格按方案操作。“幕墙都是在工厂预制好的,每一块都有编号,运送至现场后由吊车送至施工位置。由于C1塔楼是超高层建筑,安装幕墙时要用到轨道吊,就相当于室内的小吊车,在建筑结构上架设一圈轨道,专门用来安装幕墙。”郭奇说。
在C1塔楼主体全面封顶时,混凝土泵送标高也达到了416.6米,再次刷新了南京市混凝土超高层泵送的“天际线”。据了解,C1塔楼使用的混凝土是“量身定制”的,这种特制的混凝土强度高、性能高、流动性好,要满足这些要求,混凝土必须优化配合比、泵管布设,并选择合适的泵送设备。为此,中建四局牵头混凝土分包单位进行大量的正交试验和千米级弯管试验,不断优化与现场泵送匹配的坍落度、扩展度等混凝土性能,最终攻克了高强高性能混凝土在超高层施工中泵送的难题。
金融城二期(东区)在施工过程中秉承“环境保护、节约资源、双碳目标、以人为本”的绿色施工理念,施工单位积极推广四新技术,依托高集成化智慧工地体系,助力项目成为江苏省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考虑到C1塔楼的高度,随着建筑节节攀升,垃圾运输成了难题,项目部在塔楼核心筒内增加了直径为600毫米的垃圾通道,能够有效及时地清理塔楼各层建筑垃圾,减少人工搬运频次,同时,洗泵管的砂浆和废水都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楼底。“垃圾通道的使用提高了垃圾清运工作效率,减少电梯占用时间和运输叉车使用时间,并减少了室外灰尘的排放。”郭奇说。
项目此次针对超高层研发的绿色施工创新技术将形成一套完善的体系,“我们这次围绕‘双碳’目标,从结构低碳设计、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从源头控制建筑碳排放;践行‘四节一环保’理念,节约劳动力与机械台班投入,降低施工中的碳排放;采用绿色混凝土、机制砂等绿色建材,减少材料生产中的碳排放;利用太阳能、风能等绿色能源,控制能源消耗碳排放。这些举措对后期全市高层及超高层项目的建设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郭奇说。
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江南连接线—
主线隧道东延工程施工四标段:优化工艺保交通
在古南都大桥饭店门前,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江南连接线—主线隧道东延工程施工四标段已全面复工。该标段全长586米,从古南都大桥饭店一直往东,穿过大桥南路高架桥、四平路,一直抵达金川河长平桥。
施工单位中铁上海工程局项目经理梁贤伟介绍,四标段具体施工内容为三个基坑,目前位于古南都大桥饭店门前的A基坑围护结构已完成,正在开挖土方;位于高架桥东侧的B基坑在加固地基;毗邻金川河桥的C基坑正在做管线迁改。A、B两处基坑预计今年完成主体结构封顶。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四平路广场周边交通流量较大,加上施工场地狭小,给施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梁贤伟介绍,项目部同参建各单位优化施工工艺,改进机械设备,将原地下连续墙调整为钻孔桩+MJS止水帷幕施工工艺,加快施工进度的同时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是“十四五”期间南京城市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该项目位于南京长江大桥和南京定淮门长江隧道之间,是连接主城鼓楼区与江北新区核心区的重要纽带,建成后将有效提升江北新区核心区与江南鼓楼滨江主城联系的便捷性,作为距离南京长江大桥最近的过江通道,届时驾车从江北大道到中央门只需15分钟。建宁西路过江通道江南连接线—主线隧道东延工程位于鼓楼区建宁路,工程西起建宁西路与热河路交叉口以东约120米,沿建宁西路现状道路向东敷设双向四车道隧道,下穿仪凤门、城墙遗址、护城河、大桥南路和四平路,在金川河西路前接入现状建宁路,全长约1.6公里。东延线的建成将保障建宁西路过江通道功能的充分发挥,分流长江大桥交通,让江南主城西北片区过江通行更便捷,对缓解城西干道、大桥南路、四平路广场节点拥堵具有重要意义。
本版撰稿 张恺 通讯员 宁建新
链接:
敲重点!复工前要做哪些准备?
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复工前,建设单位要组织施工、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自查,及时消除整改事故隐患,确保复工复产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各在建项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要根据市建委《关于进一步做好春节前后房屋市政工程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的通知》、市安委办《关于进一步抓紧抓实岁末年初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合理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并严格控制作业时间,严禁盲目赶工期、抢进度。各在建项目参建各方企业主要负责人要亲自部署本单位承建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带班检查制度,切实加强复工安全隐患排查,确保施工安全。
落实深基坑、高支模、高层外脚手架、地下暗挖、顶管作业、建筑起重机械等危大工程的安全防范措施,重点检查危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施工作业前安全技术交底以及验收的标准、程序、内容、人员等需符合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方案实施。
严格把控复工条件,对所有作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安全生产教育,特别是对换岗、转岗及新招收工人要采取多种方式的安全教育、培训。在上岗前,按工种和施工特点分别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禁将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和交底的人员直接安排进入施工现场作业。
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预警信息,在大风、雨雪等恶劣天气来临前,及时对临时设施、大型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加固。遇到极端天气时,应严格落实停工要求,做好项目生活区管理,提供防寒保暖设备,落实消防措施和防中毒窒息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