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恒湿、恒氧,梅雨季不潮湿,冬天不湿冷,没有空调暖气也能冬暖夏凉 …… 如此节能又舒适的房子在南方不再是 " 梦想 "。近日,南京市建委组织申报的超低能耗被动式绿色建筑工程示范——溧水区晶桥镇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通过江苏省住建厅验收。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座 " 能自主呼吸的房子 ",是南京首个装配式超低能耗轻型框式钢结构的为民服务中心建筑,综合节能率达 93.26%。
△溧水区晶桥镇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
溧水区晶桥镇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由四栋办公性质的小体量建筑构成,供村民聚会、医疗保障以及村民文化生活和社会保障等,看上去朴素简约的小楼藏着不少学问。这个建筑通过采用保温隔热性能和气密性能更高的围护结构以及新风热回收、可再生能源等技术,提供舒适室内环境的建筑。与传统建筑相比,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具有高效节能、室内空气质量及温湿度恒定可控等优势。
△溧水区晶桥镇孔家村为民服务中心
要做到足够好的外墙保温,最好的办法就是 " 穿厚点 "。普通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一般 10 厘米厚,而这个建筑则采用了高性能围护墙板,内含 50 毫米空气隔热层及 180 毫米厚 A 级岩棉板,通过围护结构的设计优化,使建筑拥有高质量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而达到节能和舒适的目的。不仅 " 穿厚 ",还得 " 捂严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该项目通过对建筑接缝处的设计与处理,增强建筑的密闭性,进一步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性能,让能源 " 跑 " 不出去。
房子 " 穿 " 了厚厚的 " 外衣 ",人会不会感到憋得慌呢?当然不会!据悉,整栋房子通过独特的高效新风热回收系统,让新鲜空气自由进出。冬天,室内空气留住热量后排出去,室外空气加热净化后流动进来;夏天,室外的空气冷却后再进来。以此降低供暖制冷需求,实现超低能耗目标。就算是在已经入夏了的炎炎六月,室内也可以自然保持着适宜温度无需用到空调,省去了大量用电。
据悉,该项目在设计建造过程中,应用了构件法建筑设计和三级装配建造理念,通过工厂预制建筑构件和现场工业化安装,减少现场湿作业,降低工地污染,缩短工期。针对农村的特点和污水治理的需求,项目将污水处理与农业种植业相结合,利用 " 生物单元处理有机污染物,生态单元资源化利用氮磷 " 的原理,构建污染净化型农业,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农村生活污水生物生态组合处理成套技术体系。
△分散式污水处理系统
在小楼的屋顶和走廊,均悬挂着高性能晶硅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板面积 760 平方米左右,总装机容量为 132.24kW。项目采用清洁可再生能源来提供冷热源,并采用能量交换设备,将热量回收再利用,实现能耗平衡。根据专家组评审意见,项目光伏发电量超过建筑使用能耗,设计综合节能率达到 93.26%。
△轻型框式装配式钢结构
作为装配式轻型框式钢结构房屋在农村的首次成功实践,该项目采用的高性能复合腔体装配式围护结构、气密性保障等技术均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市建委将持续监测项目运行情况,收集记录运行数据,为超低能耗被动式建筑技术在全市推广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借鉴经验。
南京市建委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