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紧急使用年龄扩至3岁以上

  在连云港市新冠疫苗接种点,医务人员在给市民接种新冠疫苗


我国新冠疫苗研发总体进展如何?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国际合作?疫苗的研究结果怎样?下一步还会有新型疫苗问世吗?……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接受专访,回应公众关切焦点。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相关负责人6日接受专访时表示,国家已经批准新冠疫苗紧急使用年龄范围扩大到3岁以上。


我国新冠疫苗使用人群已覆盖18岁以上,接种者年龄最大超过了100岁。目前专家已经对3岁至17岁人群使用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论证,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后,也会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在这一人群中使用,由高年龄组向低年龄组梯次推动接种。


21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疫苗研发专班负责人曾益新表示,我国已有21个新冠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目前有4个疫苗在国内获批附条件上市,3个疫苗在国内获批紧急使用,8个疫苗在国外获批开展Ⅲ期临床试验,1个mRNA疫苗在国外获伦理批准,实现了境外临床试验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技术路线的全面覆盖。


疫苗研发数量居世界前列的同时,研发速度也创下纪录。新冠疫苗研发项目从启动,到全球首个开展临床研究,仅用时2个月;到我国历史上首次开展疫苗紧急使用,仅用时4个月;到我国历史上首次开展疫苗境外Ⅲ期临床试验,仅用时5个月;到获批附条件上市,仅用时11个月。


目前,我国新冠疫苗已在全球90余个国家和地区获批上市或紧急使用,并有2个疫苗获批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


国内接种总量达7亿多剂次


曾益新说:虽然我国国内接种的总数量已有7亿多剂次,在全球遥遥领先,但每百人接种的比例并不领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根据境内外疫情形势,统筹兼顾国内国际需求,合理调配疫苗供应。我国新冠疫苗已供应国外超过3.5亿剂,包括向80多个国家捐赠,向40多个国家出口。2020年10月,我国宣布加入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承诺供应1000万剂疫苗,2021年5月7日,国药中生北京所灭活疫苗纳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后,6月1日,该所第一批供应COVAX疫苗下线。


与此同时,我国在新冠疫苗研发、生产、使用等方面均在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大规模接种显示疫苗安全性


6月1日,科兴发布了在巴西塞拉纳市开展新冠疫苗试验“S计划”的初步结果。该市4万多人中,90%以上的成年人完成了疫苗接种。结果显示,虽然周边地区疫情仍然严重,但塞拉纳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的死亡人数下降了95%,有症状的病例数下降了80%,住院人数下降了86%。此外,疫苗接种对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及青少年也起到免疫屏障的保护作用。


曾益新表示,国内大规模接种充分显示我国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据统计,我国7亿多剂次的接种,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1.86/10万剂次。其中,一般反应占83%,异常反应占17%,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发生率均低于2019年我国常规接种的各类疫苗的平均报告水平。


Ⅲ期临床试验也显示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5月26日,国际医学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国药中生研发的两款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结果,这是全球第一个正式发表的新冠灭活疫苗Ⅲ期临床试验结果,数据显示,两款灭活疫苗保护效力分别为72.8%和78.1%。


年底前完成70%人群接种


3月24日,中国正式启动新冠疫苗接种的“日报”制度。5月以来,疫苗接种进入“加速跑”。近日发生的本土病例提示,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共筑“免疫长城”,减少“疫苗犹豫”,需要你我助力。


为了便民利民,推进全人群接种,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点、重点场所上门接种齐头并进;重点行业人群、重点单位人群、重点地区人群一扩再扩,都是为了尽快满足大家需要。


在这场疫苗接种的“大考”中,医务人员贡献卓著。接种量一天2000多万剂次,5天破亿剂次,每一个环节都要核对,每一个编码都不能出错。预计到今年年底前完成至少70%的目标人群接种。


  目前有关单位正在开展鼻喷和雾化吸入式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并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待数据基本齐全后,将适时组织专家论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