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如何再利用?我市发布全国首个地方标准

如何实现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到城市建设中?市建委牵头编制的《建筑废弃物在道路工程中应用技术规范》地方标准近日正式发布实施,为建筑垃圾在道路工程上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拆除、新建、修缮及装修产生的混凝土等废弃物如何再利用?据了解,该标准详细制定了砖渣固废在道路工程底基层及以下部位的应用技术规范,让低品质的拆建固废也能获得广泛的应用,是全国首个拆建固废全量处置利用技术规范

扫描二维码查看

《技术规范》全文


该标准体系由拆建固废、工程泥浆、工程渣土三个部分构成,指导和规范了资源化利用技术要求以及在城市道路中应用的设计方法、施工工艺、施工质量的检查与验收、安全施工与环境保护,具有实用性强、分类详细等诸多亮点。


全国首个拆建固废全量处置利用技术规范

现有的关于固废利用标准体系中,以烧结粘土砖为主要成分的拆建固废制备再生填料的研究较少,且缺少实际应用案例。该标准衔接现有国内外最新标准体系,详细制定了砖渣固废在道路工程底基层以及以下部位的应用技术规范,为实现拆建固废综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产学研紧密结合,工程实用性强

该标准编写过程中开展了大量试验路段的工程实体试验,汇总征求多位权威专家学者的意见和建议,内容丰富,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工程实用性。

针对南京城市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拆建固废,通过分拣、破碎以及筛分等工艺生产再生填料,并用于城市道路路床以及底基层等部位的填筑,分别进行了拆建固废生产再生填料并用于城市道路路床、基层等部位的可行性研究,制定再生填料用于城市道路路床以及基层等部位的技术指标。


突出渣土利用精细化管理

针对渣土来源广、性质波动大特点,实践总结了通过多道工艺流程将渣土进行预处理,满足拌合前对填料性能要求,形成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稳定性好的渣土预处理工艺创新。

同时,根据不同来源、不同性能的渣土,针对不同需求要求,动态进行配合比设计,生产不同的固化土产品,建立完善的技术指标体系和相关技术标准,满足使用要求。


脱水泥饼使用全流程控制

该标准指导了建筑泥浆脱水泥饼的预处理、储存、应用及验收全流程控制要点,明确了建筑泥浆脱水泥饼应用于道路工程的各项控制指标的检测方法及应用条件,是全市乃至全省、全国首次制定的建筑泥浆脱水泥饼应用于道路工程技术规范。

制定过程通过室内实验和室外试验、应用,证明了建筑泥浆脱水泥饼在满足道路结构中的回填层、路床层等相关部位,同时对于建筑泥浆脱水泥饼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含量也需符合相关国家及行业标准要求,确保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助力打通南京市建筑泥浆处置路径,真正意义上实现建筑泥浆无害化、减量化及资源化。

工程渣土

工程渣土经过分选、降水等预处理后,在最佳含水率左右将高效土壤固化剂与工程渣土均匀混合,可作为道路路基等结构层填料,通过摊铺、碾压,形成合格的道路路基、路面底基层等结构层。工程渣土组成复杂,多为淤泥质土,颗粒不均匀,包含砖块、混凝土块与碎石等建筑垃圾,需要进行预处理,采用精细化筛分破碎装备,可准确控制材料粒径。

聚焦“渣土处置难”及“筑路材料紧缺”两大难题,市建委指导,南部新城组织建成投产南京首座固定式渣土资源化利用厂。

南部新城渣土资源化利用厂占地1.7万平方米,厂房面积1万平方米,配置2条先进的渣土资源化利用生产线,并自主研发成套一体化预处理设备,日处理渣土1万吨,计划处理渣土约220万方,节约投资约2.2亿元,满足工程建设需要。

拆建固废

随着旧城改造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拆建固废的处置利用已成为困扰城乡发展的一大难题。长久以来拆建固废主要采取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资源化利用低,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为倡导绿色生态城市的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拆建固废的资源化利用已成为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议题。

近年来,市建委按照“从实际出发,近远期结合”原则,结合南京实际情况,采取临时就近处置方式,合理布局运行18处固定设施厂,全年实现近300万吨建筑垃圾再利用,节约了约180万立方米填埋场空间资源。

工程泥浆

建筑泥浆是一种由水、膨润土颗粒、黏性土颗粒以及外加剂等组成的一种悬浊体系,其含水率变化大,悬浮物含量高,长期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资源,还会对植物、土壤以及水环境等造成一定的污染。通过将建筑泥浆中的水进行有效分离并得到脱水泥饼进行资源化利用,能有效解决建筑泥浆的处置问题。

市建委课题组围绕建筑泥浆脱水泥饼利用进行了大量原材料室内性能检测试验,重点围绕路用指标对泥饼和再生骨料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从试验段结果来分析,泥饼加灰取代灰土材料具有技术可行性。

通过课题研究,掌握了泥饼填料与再生骨料基本性能指标,进一步明确了建筑泥浆脱水泥饼与拆建垃圾再生骨料应用于市政道路路床、底基层及基层的技术可行性。通过试验段研究获取了泥饼填料、再生骨料与石灰、水泥等辅助材料复配的最优设计配比,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数据,从原材生产、道路设计到施工及验收等全过程形成了一整套技术应用导则。


▲ 泥饼掺灰试验段(扬子江大道管廊顶板回填段)

该标准体系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我市城市建筑废弃物在道路工程中应用的规范化,确保城市道路工程的建设质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占用,为“无废城市”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