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如此大的工程监管体量,南京市建委轨道站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理出“责任、风险、保障”三张清单,用行动书写轨道交通工程监管新答卷。
列责任清单 把牢安全之“钥”
市轨道站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为契机,系统梳理各参建单位职责,列出“五方责任清单”,出台并印发强化监理、施工和监测单位责任落实的通知文件等,从源头约束和规范安全质量行为。同时,借鉴北京、青岛等城市现场管理经验,结合南京地铁工程大标段发包的特点,研究制定南京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配置标准,对人员配备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提出细化要求,既注重选优配强现场管理人员,也倒逼企业引进高素质人才,提升南京轨道交通工程人力资源整体水平。
在一线人员教育管理上,把好“三道门槛”:未经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不得进入地铁工程施工现场作业;要求施工单位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实操能力确认,解决好无证上岗和有证但无操作能力的人员上岗进行特种作业的问题;督促施工单位规范实施班前教育,推动安全交底直达一线作业人员,把牢工人上岗作业前最后一道门槛。
理风险清单 筑牢安全之“基”
“9号线清河路站施工现场发生管涌,部分路面有沉降,急需堵漏!”
“收到,立刻实施抢险!”
近日,扬子江大道边的地铁9号线施工区内,开展了一次施工险情应急演练。经过半小时“抢险”,成功堵漏,化解了道路的“沉降”险情。执行这场抢险演练的,是继南京地铁运营公司抢险队、七号线应急抢险队之后,南京地铁成立的又一支应急抢险队伍。
应急抢险队的陆续成立,与市轨道站强化风险管控、狠抓隐患排查的要求是密不可分的。2021年,市轨道站聚焦危大工程管理“点”,连成安全通病防治监督“线”,形成常见违法问题整治“面”,靶向监管,力求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隐患消除在事故发生之前。
当前,全市在建轨道交通工程302个,危大工程206个,其中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159个。面对史无前例的“巨无霸”监管数量,市轨道站统筹运用监督抽查、评估检查、晨检夜查、远程抽查等措施,打出质量安全监督方式“组合拳”。紧盯危大工程,强化对危大工程“五个环节”的程序监督,对一类关键节点核查实现监督抽查全覆盖;修订完善质量安全监督要点,构建监督检查“数据库”;汇总分析近年来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常见违法违规行为,编制“负面清单”;围绕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监督,拟定“五大行动”方案,综合运用各类日常检查数据,定期对全市轨道交通工程进行风险评估,突出问题导向,拿出“治病药方”,开展专项治理,实施综合监管。
亮保障清单 织密安全之“网”
在2021年轨道建设工程“爆炸式”增长的背景下,面对“点多面广量大”的风险清单,市轨道站同步构建多角度立体监管体系,即在常规监督抽查、专项检查的基础上,创新开展评估检查和远程抽查,进一步消除监督时间盲点,“全员全程全时段”又添新“招数”。
拓展监督广度,做实全时段监督。为填补早晨夜间、节假日、周末等监督“空窗”期,采用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评估检查,与轨道站日常抽查有效互补,引入社会力量,加密巡查频次,督促和引导企业进一步落实好主体责任。
拓宽监督平台,深化全过程监督。依托内部监督系统与外部智慧平台,研究实施“互联网+监督”模式,通过开展实时或非实时的远程抽查,提升监督效率。如视频核查管理人员驻场履职情况、安全技术交底、班前教育实施情况等,为“智慧监督”“智能监管”铺石垫路,打好基础。
拓深监督内容,做到全梯次监督。统筹好执法和服务的关系,监督执法按照服务、记录、整改、处罚的梯次循序实施,防止简单一罚了之的做法;指导开展观摩点评、精品工程培育工作,研究探索空洞探测、影像追溯等课题,形成具有轨道交通工程特色的质量安全监管新举措;探索建立对施工、监理单位以及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的表扬激励机制,构建形式多样、奖罚并举的质量安全监管新格局。
2021年恰逢市轨道站建站十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面对新的监管任务,“地铁卫士”们将以勇争一流的使命担当,助力南京轨道交通建设扬帆起航,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