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学区房市场迎来重大变动!
近日,随着北京幼升小多校划片+电脑摇号结果出炉,不少家长发现自己买的学区房没用了。
1
今年4月23日,北京三大教育强区——海淀区、西城区、东城区率先发布义务教育入学新政,进一步明确了“多校划片”政策。
西城区:2020年7月31日以后购房或落户的家庭。
东城区和海淀区:2019年1月1日后取得房产的家庭。
据报道,从实际情况来来看,北京东城区录取结果“杀伤力”最大,完全随机派位,甚至被称作“东城区已无学区房”。
根据东城区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实施细则显示,东城区教委自2019年起,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地址及适龄儿童就读学校实施记录。入学登记的实际居住房屋不动产权证书为2018年12月31日后取得的家庭(即2019年1月1日及以后买房的家庭,以上简称“1911”),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在东城区内多校划片安排入学。
6月29日,东城区幼升小录取结果公布。据家长反映,这次东城区的电脑排位毫无逻辑可言,上哪所学校完全看运气。即使家门口的学校有空余学位,但只要是1911后买了学区房的家庭,必须参与电脑摇号入学。
派位的背后几家欢喜几家愁。有派位进好学校的,有被派位到不是自己心仪的学校的,甚至还有很多跨学区的结果。
截图来源见水印
东城区多个房产中介也称:这次东城区的力度很大,几乎是所有的都被重新摇了。
其实东城区早在几年前就执行了多校划片,但过去基本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摇号,不确定性较小,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
此外,北京西城区在这次的调剂中,情况也较为“惨烈”。按照西城区规定,原本2020年7月31日之前买房或落户的家庭,都可以“单校划片”入学,享受“学区房”待遇。从实际录取情况看,就算是在731之前买房或落户的家庭,如果顺位不够,依然存在被“跨区调剂”的可能。
今年幼升小的情况,为整个北京学区房市场带来了重大“利空”,学区房价格或遭重创。
2
今年以来,国家对于学区房的调控有目共睹,严厉打压学区房炒作。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全国范围内已有多所热点城市出手调控,为学区房降温。
3月16日,上海发布招生新政,规定名额分配录取将合计占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招生总计划的50%-65%。与新政实施前相比较,名额分配比例进一步扩大,给当地学区房的燥热泼上一盆冷水。随后,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倡议房地产中介机构不使用“学区房”进行推介、宣传。
3月30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商品房销售不得与入学资格挂钩的宣传提示》,对学区房炒作实行管控。
4月5日,合肥进一步收紧部分区域二手住房限购政策,即暂停市区范围内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在滨湖新区、政务文化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其他区域指定学校的学区范围内购买二手住房。
4月16日,浙江宁波首次明确要建立热点学区二手住房交易参考价格发布机制,对宁波9个热点学区二手住房发布交易参考价格,以后将根据学区热度和市场情况变化,适时调整、增加热点学区名单,并及时发布交易参考价格。
南京同样在行动。
3月15日,南京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严控名校分校,严禁借集团化办学进行炒作。
5月17日,南京对全市房地产经纪机构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以学区房名义宣传推广房源、是否存在以学区房名义炒作房价等问题,对部分中介下发整改通知书。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