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上“名校”了吗
优质的教育资源总是引来各种竞争
但也给骗子们提供了渠道
有渠道、有关系、有途径
……
一些不怀好意的“中间人”直接瞄上家长
南京的朱某和戴某曾是同事,戴某称自己有“关系”可办理南京中小学入学事宜,可以帮忙让朱某亲朋好友家的孩子就读,但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并承诺如果入学办理不成,将全额退款。期间,戴某以委托办理入学事宜为由,共向朱某收取了87万元请托费,但最终入学事宜均未办成。
戴某退还朱某3万元,但余款一直没有音讯,因此朱某起诉到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判令戴某返还其84万元及利息。
法院经审理认为,当事人订立履行合同,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本案中,双方试图打破招生规则,企图通过托人情、找关系等不正当手段办理相关事宜,破坏了教育公平及招生公平,损害了其他学生公平入学的权利,破坏了社会公共利益,明显具有非法性质,故双方的委托合同关系应属无效。
本案中,戴某无法说明请托费用的具体去向,从双方微信联系的内容看,被告承诺未办成时全额退款,故对于原告要求被告返还84万元费用的请求,法院予以支持。最终,法院判决戴某退还朱某84万元。
法官提醒:千万不要轻信此类说辞。孩子入学务必走正规渠道。如果遭遇类似骗局,要注意保存相关记录,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
实际上,每到升学季,这样的骗局经常出现:
“尊敬的学生家长,很荣幸通知您的孩子成为我校一名小学生,拟定于8月31号下午两点来校报到,具体事项将另行通知。”2019年8月22日,当李先生收到这条短信时,心中的石头总算是落地了,层层托人找关系,等了这么久,孩子上学的事情终于解决了。
然而,等李先生带着孩子去学校报到时,竟被告知这条短信是假的,他的孩子并未被学校录取。李先生才反应过来,他被骗了。他和其他15位家长,都栽在了同一个人林某手里,被骗金额高达28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