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线实录| 乖乖居家的南京人,拒绝无脑黑!

突如其来的疫情,930万南京人打响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携手同行,感谢每一位奋战“疫”线的你!每一个“你”都值得被记录。


图片

近日,因一起个例出逃扬州,南京毛老太“火了”,被全民唾弃的同时,也让“南京人”背上骂名。其实,在南京,更多的人是安心宅家,积极配合防疫。


乖乖居家的南京人,拒绝无脑黑!



居家隔离“钻研”美食!

“体重一点没涨”


坐标:南京市鼓楼区 已居家隔离天数:8天



“解除隔离要干的第一件事,当然是去接孩子回家。”由于赵慧居住的小区出现了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小区突然被封,赵慧和爱人被要求居家隔离,而自己的孩子还在江宁的爷爷奶奶家。


现在,赵慧每天通过通过视频和女儿联系。赵慧的女儿今年8岁,马上就要升小学二年级。


虽然很多天没有和爸妈见面,8岁的女儿并没有哭闹,按时上网课,写作业,把每天做的事情都发给赵慧看。


“昨天,她在爷爷奶奶家吃烤鸭了,和我说特别想送过来给爸爸妈妈。”赵慧听到这话之后,一下子就觉得孩子长大了。“以前,孩子每天就是自己吃吃喝喝、玩玩,现在父母不在她身边,也把安排得挺好,也懂得关心人了。”


孩子不在身边,赵慧居家隔离的日常仿佛成了美食、健身博主。


△赵慧朋友圈




有了去年新冠疫情宅家的经验,早在7月21日看到通报禄口新冠疫情的新闻之后,赵慧果断去超市屯好了物资,再加上居家隔离之后,社区发的蔬菜、肉类、水果等,各类储备充足。




△社区发放的物资(业主供图)



赵慧每天在家“钻研”厨艺,做烘焙,在朋友圈晒美食,获得的关注和点赞量猛增。“可能大家都好奇,居家隔离都做了啥吧”。


赵慧也收到了许多久不联系朋友的问候,还和一位朋友一口气聊了124分钟的语音通话。“虽然和这些朋友好久没见,聊一聊,感觉拉近了距离。”


晚上,赵慧跟着keep做运动,她说:“居家这么多天,没少吃,但是体重一点没涨。”


居家隔离期间,让赵慧感受深刻的是,参与防疫的工作人员真的辛苦了。

△业主供图


7月28日凌晨两点,社区的工作人员突然敲门,告知赵慧不能再出门,并发放了两个“大礼包”。“大礼包”就是居家隔离的测温登记表、告知书、还有按人头计数的温度计。

△业主供图




赵慧居住的老小区没有电梯,一栋楼是6层、4个单元,工作人员通知完一栋楼的人,等于要爬24层。“我家住5楼,工作人员到我家的时候,满头大汗,感觉人都要累瘫了。”



赵慧的爱人见状,立马拿出家中的黄色小板凳,“强行”塞给了工作人员。“想他们上门登记的时候可以坐一会,不要站着登记了。”后来,赵慧看到,工作人员去每一栋都带着她家的黄色小板凳。



△“立功”的黄色小板凳(业主供图)







积极配合,盼望早点解封


“等隔离一结束,我要出去吃火锅,吃烧烤。”



坐标:南京市建邺区 已居家隔离天数:8天



在李斌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南京“大萝卜”典型特质。“没得事哎,烦不了。”最初得知自己要居家隔离时,李斌一点都不觉得紧张或者害怕,反而是觉得有点惊讶和新奇。“毕竟以前没得碰到过哎。”




“除了隔离的第一天有点仓促之外,后面都安排的蛮好的,核酸检测都是街道统一安排在单元楼下做,每次都有20几个检测点在小区,直接在自己单元楼下检测,一会就测完了。”


△小区核酸检测点(业主供图)



伙食水平较隔离之初也有了显著提升。李斌说:“除了第一天是送的盒饭,现在社区每天送的菜,荤素搭配,还有水果,量足,营养均衡。”除了安排核酸检测和保障居家隔离人群生活外,社区还为其他特殊需要群体安排了专人对接买药。





△业主供图




现在小区业主群俨然变成厨艺pk场和社区工作人员夸夸群。“业主群基本上都在晒厨艺,夸街道和社区安排的好,觉得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特别辛苦 。”李斌所在的小区有约有住户1200多户。每天早晨,志愿者不仅需要挨家挨户上门送菜,还需要取走居民放在门口的垃圾以及负责消杀工作。



△业主供图


图片


△上门送菜的志愿者(业主供图)




在展现厨艺的这件事上,李斌没有产生共鸣。居家办公的李斌,每天通过电话安排完工作后,主要担起了辅导儿子暑假作业的重任。“以前都是下班之后,再回来辅导儿子作业,现在白天就能搞了,晚上能早点睡了。”




“隔离期间也没啥好玩的,太无聊,没事干。”现在的李斌就盼望能够快点解封。“等隔离一结束,我就要去开车出去晃晃,吃火锅,吃烧烤。”




图片

“反正听社区安排呗!”

他继续居家14天


坐标:南京市秦淮区 已居家隔离天数:15天



做一名航空公司的后勤员工,周政是最早一批居家隔离的群众。他和儿子已经居家隔离了15天,喉咙已经被“捅了”6次。


与上面两位小区被封的情况不同,周政所在的小区没有被封,仅仅是自己需要居家隔离。

△周政囤的饮料(业主供图)



没有了社区的上门“投喂”,社区志愿者成为保障他生活的重要一环。每当周政有需要的时候,在网上下单,快递员送到小区门口后,由社区志愿者负责“送货上门”。


居家了15天,周政每天都干啥呢?


周政的儿子马上升初二,作业有了门槛。“我没法辅导孩子,就负责天天烧饭给他吃。”百无聊赖之下,这位十几岁的孩子爸爸成了追剧达人。


△业主供图



“什么都看,韩剧、美剧、国产都看,最近在看你是我的荣耀。”说完,周政又补充道:“在家真的挺难受的,还不如上班。”


昨天,周政又收到了社区通知,继续隔离14天,按压下烦躁的情绪。周政无奈地说:“哎,反正听社区安排呗!”


自7月20日禄口通报疫情以来,已经过去了16天。这16天里,每一位南京人听从指挥,服从防疫安排,各司其职。目前,南京每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已连续多日下降至个位数,胜利的曙光就在前方。


待暑热褪去,南京人,出门"zan"鸭子去。


【感谢文中业主对本文的贡献(注:文中业主名字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