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变天!三大政策松绑!新一轮救市打响

新一轮救市大招来了!取消土地拍卖中的地价限制、取消远郊区容积率1.0限制、启动城中村改造……

01

官方发文!取消地价限制、远郊“限墅令”


据财联社最新消息,自然资源部已给各省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下发文件,内容包含:建议取消土地拍卖中的地价限制、建议取消远郊区容积率1.0限制等。


取消土地拍卖中的地价限制

取消地价限制,已经有城市在行动。今年9月份以来,厦门、合肥、济南、成都等4个城市宣布取消地价限制,土地拍卖重回“价高者得”时代。

10月17日,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公告称,厦门1幅宅地将于11月7日公开拍卖。一个重大变化是,该幅地块将采用拍卖方式出让,不设拍卖底价,按照“价高者得”原则确定受让人,并取消商品住宅销售限制均价。

10月11日,合肥公布年内第三批拟出让宅地清单,6宗地明确于11月出让,出让信息中只规定了起始价,未明确地价上限。

10月9日,济南发文,调整10月中下旬即将进行的两场土拍出让规则,恢复2017年8月前“价高者得”原则确定竞得人,出让环节不再设立最高限价。

9月26日,成都出台新政,明确中心城区商品住宅用地实施竞地价拍卖,且新出让土地所建商品住房由企业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定价,即竞地价+取消商品房限价。

南京最新情况如何?据坊间消息,近期南京已开会研究相关政策,限墅令也有望开放。不过,于本月27日举行的南京第7批次土地出让,仍旧设有最高地价限制,土拍达到最高价后将通过摇号确定买家。


地价限制取消后,对市场有何影响?


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分析称,成熟区域地价限制取消之后,优质地块地价或有所上涨,进而带动房价出现上涨预期,对当前“稳房价”“稳预期”亦将产生积极带动作用。


“一些热点城市中心区域的优质地块,竞争可能更加激烈了。这将继续利好央企、国企,尤其是不差钱的房企。因为今后拿地不再凭运气,而是凭财力,价高者得,他们可以大胆出价了。”一位企业人士称。


建议取消远郊区容积率1.0限制

早在1994年,国家就已经出台规定限制别墅用地,时至今日,限墅令已施行了近30年。

2017年7月,南京开始正式实施“限墅”明确规定: 除一类居住用地、历史地段外,其余用地不得设置低层住宅建筑。

2019年,“限墅令”升级“禁墅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特急通知:各省相关部门立即暂停办理别墅项目建设审批手续,对已建、在建、在批、特批的别墅项目进行梳理。

2021年5月25日,《南京市规划资源局低多层居住建筑项目规划管理规则》出台,明确自5月17日起,禁止审批独栋、双拼和联排户型,且低多层居住建筑核准图中不得出现“别墅”、“叠墅”以及“空中别墅”等标注。

如今远郊“限墅令”,开始松绑!这对于远郊楼市而言,是一大利好,在南京的远郊板块可以差异化打造低密产品,吸引改善客群。

02

万亿规模!启动城中村改造

近日,住建部发文,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将分三类实施:符合条件的实施拆除新建、开展经常性整治提升、介于两者之间的实施拆整结合。

今年以来,“城中村改造”被中央频频提及。从4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到7月的国常会,均提到要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目前,已入库城中村改造项目有162个。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有7个超大城市和14个特大城市。南京为14个特大城市之一。


具体为:


7个超大城市: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

14个特大城市:武汉、东莞、西安、杭州、佛山、南京、沈阳、青岛、济南、长沙、哈尔滨、郑州、昆明、大连。



根据国金证券统计,2020年-2022年,全国城中村改造市场规模分别为1.24万亿元、1.36万亿元和6559亿元。而在一线城市中,2023年广州计划完成2000亿元城市更新固定投资目标,同比增长60%。如果按照这个增速测算,今年全国城中村改造市场规模或重回万亿元以上。

另据中信证券的估算,我国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常住人口约4000万人,预计城中村改造周期为10年左右,每年直接投资额约1万亿元,城中村改造全周期投资额约10万亿元。

业内人士指出,城中村改造有利于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尤其是22个城市各方面优势明显,将带动楼市逐步回暖。